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从管理、课程、队伍、平台、机制等要素入手,着力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统筹学院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的有机结合。
2.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核心,以全面提高育人实效为关键,聚焦重点,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3.坚持协同推进。全面统筹学院各领域、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深入实施学业导师制,把各项指标要求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不同岗位,切实构建符合学院实际、特色鲜明的“三全育人”体系。
4.坚持质量提升。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教师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立足学院实际,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发内生动力,层层压实责任,围绕“十大育人”目标探索形成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加强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培育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三、组织领导
成立工商管理学院“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赵红妍 郝庆禄
副组长:苏静 付晓娅
成 员:王丽妙 李红梅 刘纯 景瑞蓉 商会娟 郑志刚 黄晓辉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有关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安排部署;做好顶层设计,拟定政策制度,规划部署重点工作,统一安排、一体化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指导工作小组和各专门工作组开展工作,督促具体工作的组织落实。
四、工作内容
(一)课程育人
1.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思政课建设体系;统一使用“马工程”统编教材,推广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以教研室为单位建设各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
2.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对近三年新进教师,采取“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等方式提高新进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使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与优势,提炼专业课程育人目标,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案例资源库的建设;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教学团队,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3.建立奖惩机制,鼓励教师率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参与“课程思政”工作情况与所有教师的年终考核等相挂钩。
(二)科研育人
1.加强师生学术诚信建设,建立教师学术诚信专项监督举报制度,推广师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读本,每年3月作为学生学术诚信建设月。
2.完善论文指导教师立德树人责任制,形成论文指导教师同时担任就业辅导教师与实践、实训指导教师的的科研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论文指导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制定细则,对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论文、项目、课题给予师生双方资助。
4.设立党员“科技与服务地方”先锋岗,引导师生利用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践育人
1.修订学院实践学分认定细则,学分认定中引入思想教育元素。
2.以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形成3-5个稳定的实习基地,校企共抓实习实训中的育人环节。
3.推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等项目,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4.深入开展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传统经典项目,组织实施一批新时代实践育人精品项目。
(四)文化育人
1.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宣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班子成员、支部书记、辅导员上党课讲党史活动;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打造“思政融通”大思政格局的生动实践,领导班子成员讲授思政课常态化。
2.利用好四师旧址、北方大学旧址、抗大陈列馆、李保国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文化育人的作用;由院学生管理办公室牵头每年组织2场以上,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法、诗歌、武术等比赛,并注重挖掘邢襄特色传统文化;各教研室主任在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引入文学欣赏等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引导学生选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选修课。
4.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增强学生爱校荣校情怀,不断提升文化育人效果。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五)网络育人
1.按照学校规定制定本院网络管理规定,确保学院微信群、QQ群、微博、公众号发布的内容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营造出风清气正、弘扬主旋律的氛围。
2.建设好学院官方媒体“邢台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思政内容,把“邢台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打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站。结合文化育人,利用网络多形式的推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与服务育人相结合,利用好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学管理平台、课堂管理平台,线上授课平台,并形成网上思政课共享资源库。
(六)心理育人
1.建立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和能力。
2.加强预防干预,积极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的覆盖面和科学性。
3.实行心理服务包联制度,心理教师直接联系院系,根据学生特点提供适合的辅导方法或手段,提高心理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全方位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提升心理咨询服务质量和水平。
4.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品牌活动,结合网络育人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
(七)管理育人
1.完善二级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生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
2.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培养锻造“四个相统一”的师资队伍;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推动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联系学生,面对面接触学生、关爱学生,推动形成育人合力;制定班子成员分包一个专业、联系一个班级、引领一名学生党员、关爱一名困难学生的制度;党委负责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贯彻落实。
3.把育人功能发挥纳入干部考核评价范围,作为评奖评优条件,引导干部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
(八)服务育人
1.梳理学院各岗位的育人元素,提交岗位认知,明确服务育人的内容和路径。
2.以师生的需求为导向,每学期开展不少于1次的师生座谈会,班子成员每位学期与教师谈心谈话1次,解决师生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
3.简化学生办事流程,实施学生事务首问负责制,建立学生工作值班制度。
4.突出学工队伍和辅导员在服务育人中的主体作用,严格辅导员“五个一”制度,加强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引领及服务学生的职能。
(九)资助育人
1.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合理确定认定标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发展、社会实践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3.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办理、勤工助学活动开展以及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工作环节中,深入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
4.创新资助育人形式,积极推选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把“扶困”“扶智”“扶志”育人形式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党爱国、诚实守信、感恩奋斗、自强不息、勤学善思、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十)组织育人
1.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师生、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强化领导干部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的带头作用,细化工作要求,形成多元主体育人工作合力。
2.持续推动学院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全面推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高校基层党建对标争先计划”。
3.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落实党建工作到支部的导向,加大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4.推动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支持各类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
5.充分发挥支部、教研室、班级、宿舍在师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培育建设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学院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是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创举,是推进学校、学院事业发展的重要要求。
2.全面推进。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安排,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作落实到学院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每一名教职员工和每一名学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细落实。
3.务求实效。围绕实施方案,对照“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指标,结合育人实际,将“三全育人”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保“三全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工商管理学院
202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