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邢台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裘继承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为更好带动同学们就业创业,利用五一放假时间拜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石炳启同志。
裘继承曾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军营摸爬滚打了三个年头,参与过执勤、处突、红蓝对抗军事演习、建国70周年联勤武装巡逻勤务、联合特警看押看守外围保障任务、5000名大学生军训任务、武警部队大型文艺演出等任务,曾多次获得连、营、团嘉奖,并被评为优秀士兵。退役后就读于邢台学院,在班级内担负过组织委员、生活委员、心理委员等职务,现担任团支书一职。裘继承多次获得校级、院级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五四青年等荣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候选人,在工商管理学院首次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一等奖、QC小组实训上荣获优秀奖、告白冬奥三行情书三等奖等诸多奖项,并被河北省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裘继承在寒暑假期间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积极服务社会,连续两年被河间市评为优秀抗疫志愿者。在邢台学院迎新中,表现突出被邢台学院评为优秀迎新志愿者,同时被邢台市评为2022年度邢台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在2022年万众瞩目的冬奥会期间,裘继承更是代表邢台学院参加了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志愿服务,驻守首都体育馆担负大队长,在服务冬奥接待外宾过程中表现优秀,被奥组委评为服务冬奥优秀个人。
临近毕业,裘继承作为河北省优秀毕业生,在他的家乡有个“大校村官”,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石炳启。石炳启本是一名师职大校军官,2018年2月,他放弃北京安逸舒适的军休生活,毅然回到家乡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带领乡亲奔小康。他夯实基础抓党建,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民政治思想工作教育模式”;围绕村内垃圾、道路积水、违规建筑等顽症痼疾,建立20项村规民约整治村容村貌;以制止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不良婚俗现象为突破口,探索村民自治管理新路,不断推进移风易俗。短短五年时间,把一个班子涣散、矛盾频发的后进村,带领成为一个先进稳定、乡风文明的标杆村,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大校村官”。他被评为“北京市十大军休榜样”;“河北省道德模范”;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在人民大会堂应邀参加了建国70周年招待会,在北京参加了建党100周年庆典全过程,去年成为冬奥会火炬手。石炳启同志“退役不退志,余热献故里”的传奇故事被编入西河大鼓到处传唱。这种胸怀百姓甘愿吃苦精神是我们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在此,裘继承带着同学们的嘱托,走进了和美大庄,见到了和蔼可亲的石老。
石书记带着裘继承观了大庄的村容村貌、花园、红事大厅、农产品展示中心、村使馆等,讲解了大庄村由落后到先进的蝶变。老兵和新兵进行了心与心的沟通、脑与脑的交流、让裘继承深受启发,并将学习成果带回了学校,为同学们分享经验。在交流期间,石书记谈到现在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他希望现在的大学生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些,不能只盯准北上广这些大城市,虽然大城市发展空间很大,但是中国不光只有北上广,像边疆、农村更需要一些有理想、有文化、有知识的大学生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大学生们要把选择面放宽广一些。中国大西北需要开发,农村需要振兴,到这些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才会更有所作为。并对裘继承说道,你跟我一样,也是退役军人,你吃苦耐劳的能力毋庸置疑,现在国家需要更多的高知识人才,希望你继续深造,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前景才会更广,在思想上你具备一定的思想觉悟与政治觉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大学生,日后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要多请教,不懂就去问,去学习,多锻炼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从德智体美劳五个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遇到困难不要打退堂鼓,越挫越勇才是中国军人的担当与品德。
裘继承与石书记交谈后深有感悟,受益匪浅。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一名退伍军人,应该把邢台学院所学知识播撒在广大基层,积极返乡创业,不断为乡村造血,实现农村与城市一样,城市有的农村要有,城市没有的乡村也要有,让农村成为城里人的后花园。当代大学生更应要转变思想观念,学习人大代表石炳启,为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宏图,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和国家号召,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既要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要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把退役军人的精神传承与发扬下去,强国复兴有我,争做时代新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道路上绽放绚丽之花。